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苏北琴书民间俗称“打扬琴”或“打蛮琴”, 是以第三人称向听众讲述故事,在故事情节进入角色时,一人多角色进行表演的一门说唱艺术形式。苏北琴书在沭阳县主要分布于沂涛镇的王圩村,马厂镇的厂南村、厂北村、大单庄村、老黄庄、丁庄村,七雄街道的高树村、田桥村、夹滩村、桃园村、条河村、双河村、道口村、陈河村、何庄村,章集街道的鲍庄村、丁庄村、葛老村、小穆庄村、戚庄村等,周集乡、张圩乡等。 据史志记载,苏北琴书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苏北琴书运用沭阳方言,有说有唱。伴奏乐器有坠胡、扬琴和木板,有时配醒木为辅助导具。演出形式分一人、二人及多人表演,一人称“单脚梆”,二人称“鸳鸯档”,三人以上称“群口琴书”,以二人表演最为普遍。其音乐结构属板腔体,主要唱腔调式有四句牌、二板(慢流水)、垛子口(快流水)、悲调(俗称哀怜口)等。 苏北琴书的唱词严谨规范。平仄分明,唱词结构分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十字、七字称牌、五字称锦、三字为赞。苏北琴书的书目极其丰富,据统计沭阳地区琴书艺人演唱的长篇传统书目有100多部,反映近代现代的短篇书目和一些传统经典的唱段100多个。 苏北琴书有较高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几百年来深受沭阳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传播人文精神重要载体之一。2010年苏北琴书被列为市保项目。现有市、县传承人带徒19人,有4人已能登台演出。自2012年起在沭阳县周集中心小学、沂涛中心小学、塘沟初级中学开展苏北琴书进校园活动,使苏北琴书在乡村少年儿童中得到了广泛宣传和推广,已有10余人能演唱简单段子。2012年5月,成立了沭阳县第一曲艺团和沭阳县星星民间艺术团等两支沭阳县非遗保护中心所属的苏北琴书保护团队,为新人提供了学习和展示平台。
|